先自首了~~ 除了在國外生活,在台灣我平常不大煮飯,不過為了寶寶的健康我還是很努力的做飯給她吃,加上怕外面賣的嬰兒 副食品 不夠新鮮 &有防腐劑 &添加物,所以就算很花時間我還是要做,我的方法超級好上手也不難,因為我很懶~~~
準備清單:
食材、VITA-MIX 機器、分裝盒
重點就是,將食材分別燙熟/蒸熟後再打成泥,再分別用分裝盒製作成冰磚,等要吃的時候再拿出來加熱就完成!是不是無敵簡單~~ 除了很花時間之外營養滿分喔,每製作一批 4-5 天份差不多花我 3 小時。
製作步驟
1. 將食材洗乾淨
米要多洗幾次,需要削皮的蔬菜先削
2. 切成小塊狀
稍微切一下比較快熟,後面也較好打成泥
3. 分別蒸熟/燙熟
肉要蒸到全熟,塊狀蔬菜用電鍋蒸,葉菜類川燙一下就好
4. 打成泥狀
超推薦 VITA-MIX 無敵好用的好幫手,可以把粥打成奶昔狀,讓第一次接觸的寶寶容易接受,第一次的美好經驗很重要,如果不會排斥食物泥,以後餵其他食物也容易成功,多長一些牙之後 (時間每個寶寶不一定,約 1 歲左右) 可以不用打泥,直接切小塊狀吃。
5. 等稍冷卻後裝入分裝盒 (可以現吃一餐)
分裝盒有大有小,就是方便我們抓分量用的,主食可以大顆一點,菜肉可以小塊+多顆一點、多樣化一點,剛煮完最新鮮時可以拿一份出來現吃,因為冰越久味道越淡,寶寶真的吃得出來 ! 每次現吃的那餐都吃光光,如果是每天下廚的勤勞媽媽可以用此方法,每天煮菜完加調味料前把寶寶的份量留下,然後馬上打泥現吃,省去做冰磚的過程,好吃又更新鮮,但我是沒有每天下廚的懶惰媽媽,冰磚還是比較適合我,一次製作約 4-5 天份。
6. 分別裝入保鮮袋中備用
取出分裝盒時就算動作再快,冰磚表面還是會有點解凍,放入袋中的重點是,放入冰箱後要再把每塊分開 (上圖) 才不會全部黏在一起,若黏住就等於白分裝了…… 至於保鮮袋我prefer 拉鍊式,好開關、封口又清楚,
7. 分別取出,用電鍋蒸熟食用
將冰磚取出放到不鏽鋼碗或瓷碗內,用電鍋加熱,
8. 開動!!!
我前面一直強調分別分別,就是這樣,清楚看的到飯、菜、肉,我絕對不會攪在一起餵 (這樣也就白分別了) ,因為我想讓寶寶嘗試不同的口感跟味道,餵他的時候我都會跟他介紹這個食物,”這是飯、高麗菜、玉米、雞肉…. 是不是吃起來甜甜的/ 酸酸的/ 香香的….? ” 就算你個人對這個食物有偏好/厭惡,都要以平常心讓寶寶嘗試,用碗跟小湯匙餵,一開始寶寶一次只會吃 1-2 口,沒關係繼續嘗試,讓他習慣這新奇的口感,千萬別強迫 or 威脅,用開心的語調引導他吃,這也是爸爸媽媽培養耐心的最好時機 !! 多試幾次後慢慢寶寶就會接受,我不給寶寶吃米精類的加工食品,更不會加到奶中用奶瓶餵,天然食物比加工食品好很多的!
餵寶寶的各式嬰兒用品請點:
真心推薦好用的嬰兒用品part 2,7~12 個月必買LIST大公開
食材使用順序:
除了一開始 4 個月給米粥、7 個月後加肉加蛋之外,其他蔬菜沒有一定的順序,大原則就是少量多樣的讓寶寶嘗試,小時候吃過以後才不容易排斥或甚至過敏。
白飯:一開始煮 5 倍粥 = 1 杯米+ 5 杯水
之後視寶寶適應跟長牙情況減少水量,所有食材都一樣,變稠或改切小塊之後寶寶一開始會不喜歡,多試幾次他就會接受了。
分享我的食材使用順序給大家參考:
(不用照做,只有一些特殊食物新生兒要少吃或不能吃,大部分都還好)
紅蘿蔔、南瓜、馬鈴薯、蘋果、杏鮑菇 (打泥會有個味道他不大喜歡,後來接受)、花椰菜 (打泥會有沙沙的口感不大喜歡,試了第三次接受)、高麗菜、白蘿蔔、牛番茄、茄子、玉米 (請攤販幫我刮下玉米粒,我可以直接蒸在打泥,她一開始不喜歡有玉米皮的感覺,後來接受)、香蕉 (用果汁機很難打,後來我用湯匙壓成泥,但是不夠順口他不喜歡,長大一點才會直接吃)、板豆腐 (不打泥直接蒸,吃時再用湯匙壓爛)、吻仔魚、雞肉 ( 7 個月時第一次吃肉類)、空心菜、酪梨、地瓜菜、豌豆、洋蔥 (吃了好像精神特好,所以不要在晚餐餵)、紅甜椒、毛豆、蘆筍、黃甜椒、小黃瓜、青椒、皎白筍、紅心地瓜、芋頭、西瓜、白麵包 (外出時用手撕,但不常吃,因為我覺得沒營養)、魚 (我不大會料理,所以都買各種魚的生魚片,就保證不會有魚刺)、蒸蛋 (11 個月吃全蛋)、烏龍麵 (外食有過水)、海苔、豆花、市售真空包裝寶寶粥 (外出旅行時用)
BTW 可以生吃的蔬菜/水果我不煮會直接打泥,等要吃的時候再加熱就吃,到後期水果就算冰的也直接吃,牙齒長多一點之後就不打泥,切小塊蒸熟就可以吃了,讓她練習咀嚼也非常重要。露西大概是 1y2m 之後開始吃跟大人一樣硬度的飯,每個小孩的接受程度可能稍有不同,但是絕對不能太晚將飯調硬,因為如果一直吃軟飯小孩會習慣吞飯不咀嚼,咀嚼除了可以好好消化食物之外,對後續的說話表達也是非常重要,不習慣咀嚼之後也會說話囫圇吞棗、講話大舌頭或口齒不清,影響之大不得不慎!
好文推薦: (我是黃醫師的big fan~)
<黃瑽寧:如何幫寶寶添加副食品>
相關文章:
《幼兒發音教育》咬字清晰很重要!別把小孩說話”臭玲呆”當理所當然,6小提點分享
《教幼兒說話》台灣小孩普遍欠缺的語言表達能力,8個方法從小就能培養,會說話的小孩不愛哭也更自信
先吃完副食品再喝配方奶,(全母奶寶寶建議先餵母奶再餵副食品),一歲前不可吃蜂蜜 (有生菌)、任何調味料糖、鹽等等都不需要,要用食物本身的味道吸引他,所以食材搭配也要注意,除了一開始只有米粥之外,後期我都會放一樣較有甜味的食物在同一餐中,(例;玉米、白蘿蔔、南瓜、蘋果、高麗菜……) 但注意也不要太甜,一旦習慣太甜以後一樣調不回來,開始吃副食品之後就可以加喝白開水,也盡量不給甜飲 (我是完全不給),用任何寶寶能適應的學習水杯,不要用奶瓶喝水,讓他練習慢慢戒掉奶瓶,。
相關文章:
《教寶寶吃飯》如何引導嬰兒自己吃飯? 讓歡樂的用餐氣氛瀰漫整個家/餐廳
《嬰兒零嘴推薦》什麼?! 零嘴也有健康的,挑剔媽媽的挖寶分享集